网游知识

上海滩简谱

栏目:网游知识日期:阅读:1

歌曲上海滩是哪一年出的?

一、歌曲《上海滩》是1980年发行的。

《上海滩》是叶丽仪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顾嘉辉作曲,黄沾填词,收录于叶丽仪1980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上海滩》中。这首歌曲是1980年周润发、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滩》的主题曲。1980年,这首歌曲获得了第三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

歌名:《上海滩》

歌手:叶丽仪

作词:黄沾

作曲:顾嘉辉

歌词: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 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 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

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

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

爱你恨你 问君知否

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

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

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 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

仍愿翻 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

二、《上海滩》叶丽仪——发行于1980年

歌曲《上海滩》的主唱叶丽仪,也因为这首歌红透半边天,已约成为香港歌坛一线女歌手,被誉为“粤语歌女王”。而且一红就红了几十年,甚至这首歌成个那个时代的象征。至今此曲仍为上海人津津乐道。

提到上海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是《上海滩》,1985年,周润发和赵雅芝搭档出演《上海滩》,一经播出,无数人为之疯狂,这部戏影响力大到就算是现在,仍然有无数人想模仿这一对演绎的许文强和冯程程,但至今无人能超越。

三、上海滩是香港无线电视台在1980年制作的一套长25集的电视剧。 《上海滩》是《曲也成了名。由顾嘉辉作曲,黄沾填词,叶丽仪主唱,此歌亦成为粤语流行曲的经典上海滩 》(电视剧)的主题曲。因当年《上海滩》成了名,这首《上海滩》的同名主题之作。主唱:叶丽仪 曲:顾嘉辉 词:黄沾。此歌亦成为粤语流行曲的经典之作,也是风靡上海、全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刘德华的《上海滩》歌词?

一、上海滩

来来往往的人为什么而忙,匆匆脚步踏过十里洋场

一片繁华景象中你的眼光,一片喧哗声中你的迷惘

炫丽的上海滩,解放的上海滩,纸醉金迷车水马龙歌舞狂欢

蜕变的上海滩,不变的上海滩,潮起潮落风起云涌英雄好汉,谁都想闯一闯

你对这个城市有多少想象,想要飞上枝头变成凤凰

黄浦江畔暮色中华灯初上,迷迷朦朦的光象梦一场

哦~我的上海滩,哦~你的上海滩,我的梦想你的梦想是否一样

哦~梦的上海滩,不眠的上海滩,多少辛酸为她编织一夜梦想,点燃一夜光芒

来来往往的人为什么而忙,匆匆脚步踏过十里洋场

也许岁月改变了你的模样,而今夜的上海依旧灯火辉煌,永远的上海滩

二、演唱:刘德华作词:黄沾作曲:顾嘉辉 所属专辑:《新上海滩 电影原声大碟》 发行时间:1996年06月01日歌词:浪奔 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 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 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 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爱你恨你 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弯 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又有喜 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仍愿翻 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爱你恨你 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弯 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石家庄的红色故事和人物?

一、她是一位才情洋溢的词作家

写出的《渔光曲》《卖报歌》等脍炙人口

她是一位睿智机敏的女特工

在中共中央特科的革命工作中建立功勋

她是一位勇敢坚毅的战地记者

曾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共赴战区采访

她是一位反映时代的剧作家

写作了多部歌剧、儿童剧、戏曲剧本

她也是一位温柔多情的女性

与剧作家田汉的爱情故事充满悲欢离合

她的名字叫安娥

从石家庄走出

在上海滩扬名

一心投入革命

一生充满传奇

01

神秘的上海“红色特工”

安娥原名张式沅

1905年出生于河北获鹿县范谈村

(今石家庄长安区谈村)

她的父亲曾经赴日留学

做过河北省工业学校校长

是安娥文学上的启蒙老师

少女时代的安娥

就表现出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

15岁那年

在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

为了反对女舍监的压迫

她带领全班同学罢课

女舍监在学生们的示威之下

被迫向校长跪下请求辞职

但事后安娥也不得不离开学校

随父亲到北京读书

1923年

安娥进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

两年后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安娥被党组织派往大连

从事宣传和女工运动

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并加入了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

接受了特工训练

成为东方部主任的助手

青年时代的安娥

1929年

安娥回到国内

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

时任国民党中央上海特派员杨登瀛

正暗中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情报

陈赓奉周恩来之命

专门为杨登瀛设立了一个办事处

由安娥担任秘书

杨登瀛把四方收集来的情报

全部送到办事处

由安娥仔细辨读

有价值的就及时抄送陈赓

使地下党的许多干部化险为夷

借助自己学会的特工技术

安娥可以快速变换身份

时而是珠光宝气的大小姐

时而是精明干练的秘书

时而是意气风发的大学生

有时又成了朴朴素素的纺织女工

同时,她的名字也跟着变换

安娥正是她做特工时的化名之一

当时的南国社发起新戏剧运动

田汉在上海文艺界已很知名

中共地下党为了争取田汉

便派安娥与他联系

安娥仰慕田汉的才情

协助田汉的南国社开展戏剧运动

还常将自己创作的作品拿给田汉看

田汉主编的《南国》月刊编发了

安娥创作、署名苏尼亚的小说《莫斯科》

小说描写了一位留俄女学生的生活

充满革命热情的安娥

慢慢使田汉的思想发生转变

从只关注文艺

到开始关注民生疾苦、革命事业

此后

相互吸引的两人慢慢坠入爱河

在左翼文艺活动中

两人时常成对出现

一个风流倜傥、激情洋溢

一个娴静沉着、襟怀开放

1931年8月

他们的儿子田大畏降生了

02

闻名海内外的词作家

这一时期

安娥先后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翼戏剧家联盟”

“苏联之友音乐组”

及左翼剧联“歌曲研究会”“大道剧社”等

在这些左翼文艺活动中逐渐展示出

自己的艺术天分和创作才华

因为常常和田汉在一起切磋艺术创作

她除了发表小说

也开始涉足戏剧创作和表演

特别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左翼剧联的反日演出极为频繁

安娥将苏联小说《第四十一》

改编为话剧《马特迦》

上演后轰动一时

她还在《梁上君子》等剧中扮演角色

安娥与田汉的工作照

频繁的进步文艺活动

使安娥无暇照顾幼子

而田汉奉母命与林维中完婚

安娥不愿继续陷于感情纠缠

带三个月大的儿子回到了老家

安娥在石家庄

母亲坚决不允许安娥再离开家

于是安娥在家潜心研读《诗经》

编写剧本《复活》

并打算回上海以后用歌曲创作

唤醒群众的抗日热情

她常常给远在上海的文艺界朋友

金焰、聂耳等人写信联络

关注着外面的世界

安娥的内心一直在苦苦挣扎

她既想早日回到上海投身革命工作

又舍不下嗷嗷待哺的孩子

直到1933年

她下定决心

重返上海

由于叛徒的出卖

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遭受损失

安娥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经作曲家任光介绍

她进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工作

创作了大量意境优美的歌曲

包括《女性的呐喊》《渔光曲》

《卖报歌》《打回老家去》等

广泛传唱,历久不衰

聂耳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

聂耳在上海街头

被一个楚楚可怜的

叫“小毛头”的卖报小姑娘打动

得知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

便想为她写一首歌

安娥受邀创作歌词

写出了中国第一首“广告歌”《卖报歌》

《卖报歌》简谱

这首歌曲调明快、流畅

歌词朗朗上口

一诞生就迅速传唱大江南北

并流传至今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小毛头”靠这首歌唱出了名气

在好心人的资助下

不但上了学

还走进了演艺圈

成了上海滩有名的童星

并有了一个艺名——杨碧君

卖报姑娘杨碧君

1934年

电影《渔光曲》在上海公映

创下了连映84天的纪录

主题歌《渔光曲》随之传唱全国

这首歌便是由任光谱曲

安娥作词的

歌词既渗透着古典诗词的传统风貌

又糅合了现代生活语言的质朴清新

鲜明地描绘了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

安娥为《渔光曲》等一大批歌曲作词

1936年

安娥又与任光合作

创作了著名的救亡歌曲《打回老家去》

歌曲简洁明朗、铿锵有力

唱出了国人不屈的呐喊

被认为是当时仅次于《义勇军进行曲》的

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救亡歌曲

03

四处奔忙的儿童“保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安娥辗转来到武汉

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

继续从事抗战歌曲的创作

其中有冼星海谱曲的《我们不怕流血》

《山茶花》《六十军军歌》等

二、红色故事之一:抗战时期宁死不屈的“挂云山六壮士”与狼牙山五壮士一样完成牵制日军任务后奋勇作战最后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他们是吕秀兰,康三堂,李树祥,刘贵子,康英英,康二蛋。